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08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社會萬象 > 地方采風> 壓力如心上有石頭 紓解有妙方

地方采風

字級

壓力如心上有石頭 紓解有妙方

【人間社 孫輝珍 台南報導】 2025-05-17
國際佛光會新市第二分會5月14日在新市育樂文康中心,以「紓解壓力」為主題,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江峰平主持「一社區一蓮花幸福講座」,由人間佛教宣講員黃淑君、陳盈志、孫芳菲擔任與談人,閱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文章〈壓力〉、〈睡眠〉和〈放下與拿開〉,並分享個人的經驗和心得。講座開始前由佛光山慧慈寺社教瑜珈班老師林靜,帶領與會大眾做伸展操,約85人參與。

首先黃淑君分享星雲大師在文章內提到,壓力來自社會、政治、環境、媒體、生活,及因自我要求、人情世故等而產生最吃重的壓力。黃淑君說,美國總統川普就任立即提高進口關稅,引發電視新聞每天大量報導,令人心慌而感到有壓力。而自己最貼近且難忘的壓力,是女兒初生時體重和身高比一般嬰兒小很多,每當到保溫箱探視時都不禁心疼而掉淚。護理師說:「你女兒哭聲最大,喝很多奶,別擔心。」這些好話安慰她,讓她能從憂鬱和壓力中解脫出來。

星雲大師在〈睡眠〉一文中,講到適當休息能怡情養性、開闊心胸,不會對人太計較;有足夠精神和體力來解決問題,遠離煩惱。此外,可利用觀想光明、閱讀自己喜愛的書、念佛,來幫助入睡。陳盈志說睡眠很重要,如何睡好覺,他的經驗是持咒,或默念《心經》,必定比吃安眠藥還健康且有效益。

孫芳菲談起自己3年多前,因同時需整理童軍團活動紀錄、籌備童軍團授銜典禮,及完成一篇紙上博物館專題報導,一時壓力有如泰山壓頂,加上免疫力下降,而得到帶狀皰疹的痛苦過程。現在看到星雲大師的文章〈放下與拿開〉,知道心上的石頭「憂愁、苦惱、悲傷、怨恨、煩悶和罣礙」,及心外的石頭「人情、經濟、生活的壓力」,一定要靠自己拿開,而且新的石頭有時是自己找來的。最後和大家一起唱人間音緣的〈流轉〉,期許能像溪流或海洋一樣柔軟「遇山水轉,遇石水轉,遇岸水轉,遇舟水轉。」

檀講師江峰平播放花藝師吳尚洋被採訪的影片,吳尚洋從因妥瑞氏症被排擠的壓力掙脫出來,找到一個人也可做的工作,甚至在法國花藝奧斯卡Piverdie的花藝設計賽中得到首獎。江峰平引用大衛‧霍金斯博士30年長期臨床實驗所累積的數據,經過精密統計的分析,發現人類不同意識層次有相對應的能量震動頻率物理學指數。「寧靜與平和」高達500以上,而負面的「憂傷、冷漠」等則低於100。因此,江峰平用有趣的台語順口溜「要歡樂,甭通煩惱」,讓與會大眾體會紓解壓力的方法。

講座結束前,江峰平檀講師以星雲大師的〈消災免難祈願文〉,祈願大眾能學習佛陀的安忍、慈悲、戒法和禪定,來健全身心和安住自己。讓我們所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世界,所聽到的都是美好的音聲,所說的都是美好的語言,所做的都是美好的事情。
12345678910第1 / 369頁
追蹤我們